主页 > 新闻中心 > 小心!别被数据经营冲昏了头脑

小心!别被数据经营冲昏了头脑

管理员 新闻中心 2022年04月21日

有数据却不一定就有大数据,有大数据也不一定就能进行数据经营。有数据是一回事,用好数据是另一回事,而数据经营就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件事。

大数据概念已经火了两年,逐渐从原理阐述过渡到了数据应用阶段,越来越多的公司声称自己将转型为数据公司,依靠大数据来赚钱,包括大型互联网公司、银行、运营商,甚至虚拟运营商。

在互联网公司中,阿里巴巴很早就把自己定位为数据公司,看似是做电商业务的淘宝、天猫等等原来都是数据平台,各种交易行为、用户态度和商品信息都成为了宝贵的数据资源,依靠这些数据阿里系衍生出来的网络信贷、芝麻信用甚至也包括余额宝、招财宝等等,现在更是向着影视、旅游等各场景进军。

互联网公司其实个个都是收集数据的高手,百度拥有几乎所有网民的搜索数据,你想干什么曾经干过什么都逃脱不了百度的眼睛,腾讯平台上数以亿计的用户在交友、聊天和游戏,你做的腾讯都知道。一度很多人把互联网公司的这种经营行为看成是争抢客户,然后是争抢入口,现在看来,他们都是在争夺数据。

电信运营商最早就是搭建平台的,电话线两头伸,所有的通信行为都要路过运营商提供的网络,但运营商们以前过的太悠闲了,也受到隐私保护的严格限制,在语音时代几乎不收藏任何客户的数据信息,有的也只是与收费相关的通话时间和通话时长等等有限资料。据说,以前手动交换的时代,话务员是很容易的就偷听用户之间的谈话的,如果将这些谈话内容收集起来,也许就是最初的大数据。从这个角度看,战争时期的电话或无线电监听,算是最早大数据应用的案例之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流量经营成为了运营商的发展方向,用户之间也已经从通话变成了通信,从各种各样的增值业务使用转化为纯粹的上网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运营商依然控制着信息网络,收集到的数据信息也就更为丰富、具体,也更有价值,比如用户的上网时间、上网时长、终端类型、终端特点、应用种类、使用习惯,交往对象、位置信息等等,这些信息数据将成为未来运营商的宝贵财富。

但是,有数据却不一定就有大数据,有大数据也不一定就能进行数据经营。有数据是一回事,用好数据是另一回事,而数据经营就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件事。

很多人关注到了京东最近的一个动作,作为大数据使用的一个方向,京东成立了京东调研这样的一个独立部门,甚至还为此召来的调查业同行的指责。京东号称拥有快速建立样本库、快速进行分析的能力,如果真的将数以亿计的用户调动起来,那真的可能改变调查业(至少是零研)的格局,但现实会如此吗?

与京东类似,作为拥有数据量更为可观且时间积累时间更长的阿里巴巴却没有做类似的产品出来,其实并非是想法不同。此前,马云已经宣布,阿里巴巴的数据将逐渐封闭,只会给合作商家来使用,这几乎是与京东的策略南辕北辙。

商业产生数据,数据推动商业,阿里形成了数据产生与使用的内部循环,而且这个内部循环是内生的可持续的价值性的,与此相比,不管是银行还是运营商,甚至电商中的b2c平台,数据的价值都只能更多的体现在自身业务管理和营销方面,而很难进行变现,或者或是充分的可以赖以经营的变现。

所以,京东才会成立京东调研,而阿里巴巴根本不需要这样的机构。对于阿里巴巴来说,不管是直通车,还是信用分,所有的数据产品都来自需求各方的直接推动,而这些数据产品也成为需求方必须的生产要素,数据经营和变现是一体化的。由这些商业数据出发,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不仅可以支撑公司平台上的商家业务发展,还可以在信用贷款、基金管理、金融产品开发甚至影视制作放映等领域拥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也正是秉承这样的思维,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才从来不收取商家或卖家的费用,天猫才希望与淘宝差异化的互补发展,支付宝才开放给越来越多的商家使用,看似是在用“钱”连接一切,实际上却是用数据连接所有,纷繁复杂的业务的中心在与数据,这是在地地道道的做着数据经营。

真正的数据经营一定是用数据来经营赚钱,而非通过销售数据产品做咨询公司,数据经营应该是使用数据底层来支持公司的行为由此来获得巨大的商业价值,甚至可以仅仅凭借数据资源就可以构筑商业帝国。从这里看,利用自身掌握的数据开发一些具有社会热点的小排行榜发布,或者使用数据做到自己的业务精确化的营销,这些都还只是数据经营的摸索阶段。除了阿里巴巴开发的那些数据产品,也只有百度的大数据股票、疾病预测等等算是数据经营的个别案例。

数据经营能否实现主要看数据应用生态是否存在,运营商虽然是大数据的拥有者,但并不是大数据经营的好企业,缺乏应用场景是致命伤。从现在开始,运营商要想实现数据经营,如果不能自己做到周边服务场景的一切,也需要整合一切周边的资源,让自己的数据有地地道道的用武之地,而不是变身成为可获得蝇头小利的数据咨询公司。

来源:百度百家

广告位